女兒跟兒子,是安啾 Anjou的影片粉絲,看著看著,就被洗腦到想買知育果子。
作為大人,會覺得連安啾做都做不順,而且安啾也覺得其實成品不是很好吃 XD 為什麼小朋友還要買呢?
因為這是他自己做家事賺來的錢,所以她說要買,大人拼了命也要忍住不干涉。就買了.......還兩盒!(一盒 150)
昨天看他跟弟弟玩得很開心,我想,知育果子不是賣食物,也不是賣材料,他賣的事實上是一種「自主性」,幾個小時,小朋友覺得自己可以主宰一些事情的自主性。
而這 150,就是提供一些「也許不好吃但不會食物中毒也不會對健康有害」的材料,以及一些簡單的手作創意。就這點來說,知育果子是很稱職的。
對了,萬事問臉書,其實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叫做「知育果子」,看來是從日文直接來的,但他的實際意義是什麼呢?